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11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智库专刊 > 详情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来源:重庆科技报 时间:2024/10/22 点击量:524 作者:吴希 李超

韧性城市是在面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等各种风险与挑战时,能够凭借自身适应能力、恢复能力和创新能力,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的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破解韧性城市建设在风险预警、应急响应、资源调配、社会共治等方面临诸多挑战成为可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者相辅相成,能够大力推动城市向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提高城市抗险功能。当前,城市面临多种风险,如地震、洪水、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攻击等。这些风险可能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转。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成为应对风险、提高城市抗险能力的关键。一要构筑智能预警屏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在城市的关键区域和基础设施部署大量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各类数据,如气象信息、地质活动、水文状况等,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精准预测和及时预警,为城市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二要强化基础设施改造。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命脉。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智能改造,提升城市在灾害面前的抗灾韧性。如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调控交通流量,确保出现灾害时路线调整与救援通道畅通;对能源供应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使其自动切换备用线路、优化供应分配,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城市的基本运行需求得到满足;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实时监测降雨和水位,自动调节排水泵站,预防内涝灾害。三要推广应用智能技术。建筑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应运而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结构健康状况、能源消耗情况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对建筑物的环境、结构、安全等进行全面监测与管理,并对此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加强城市风险防控。传统防控模式常存在反应不及时、信息不充分等问题。数字化智能化防控的引入,使风险防控变得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同时也拓展了城市安全防范的新内涵。一要建立风险评估与模拟仿真平台。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整合城市的历史灾害数据、地理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多源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和模拟仿真平台。通过对不同风险情景的模拟和分析,定量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二要推动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能够打破部门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联动。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气象、应急管理、交通、卫生等部门的数据资源,使各部门在风险应对中能够迅速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协同制定和执行防控措施,形成区域防控合力。三要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保护管理。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确保风险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要求,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完善城市应急体系。一个完善的应急体系是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能够使应急体系更加高效、精准和协同。一要完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通过构建智能应急指挥系统,充分整合现场视频、传感器数据、社交媒体信息等多源信息资源,为指挥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态势感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二要优化物资储备调配机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物资储备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应急物资的精准登记、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物资需求,提前做好储备计划。三要强化应急培训疏散演练。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沉浸式的应急培训课程和演练系统,让市民和应急救援人员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的灾害场景,进行应急处置和疏散逃生训练。
  推动社会协同共治。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能够协同共治。数字化智能化不仅是技术革新,也是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一要构建治理平台。整合各类城市治理相关的数据和功能,涵盖政务服务、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区管理等多个领域,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管理协同的城市共性支撑平台,激活多元主体参与活力,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交流空间。二要弥合数字鸿沟。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资源,如政府的统计数据、企业的运营数据、社会组织的调研数据以及公众生成的数据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促进资源互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三要推动协同发展。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学习其在智能交通管理、智慧能源利用、应急指挥调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应用和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分享本地的成功经验,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号:24KC0423)、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K24ZG21101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