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11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智库专刊 > 详情

建立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来源:重庆科技报 时间:2024/09/19 点击量:575 作者:宋晨辉 王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当前,网络空间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领域,必须加强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网络空间清朗有序。这就需要我们从法治建设、技术监管、社会协同、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入探讨建立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促进网络生态良性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立体式推进网络法治体系建设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以法治手段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是实现网络空间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一是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当前,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需要结合网络前沿领域和新技术的特性与时俱进开展立法。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门性法律法规的推广应用,确保法律及时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实践中成功的网络治理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为管网治网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二是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建立健全网络违法行为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民守法、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综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广泛传播网络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治意识,引导和帮助广大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养成自觉守法、依法行事好习惯,有效应对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
  精细化完善技术监管体系
  技术是网络治理的重要支撑,不断完善技术监管体系,提升网络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保障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智能化的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的网络监管平台,加强对网络行为的全方位、全流程监控,重点对网络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干预。同时用好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容审核系统,快速精准识别和过滤有害信息,防止扩散,杜绝传播。二是强化平台责任。作为网络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平台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断完善内容审核方面的技术措施,保障平台上的信息内容健康有序;建立完善的用户管理机制,对用户的注册、登录、互动行为进行全流程监管,防止虚假账户、恶意行为的滋生。加大对违反规定平台的惩处力度,必要时采取业务限制或关停处理。三是加强对新兴技术的治理。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的管理,防止其被滥用于虚假新闻、深度伪造等非法活动。
  全方位开展社会协同治理
  网络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多方协同,形成合力,进而实现网络生态的良性发展。一是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网络治理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等主体,要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政府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起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社会组织和公众则以舆论监督、网络举报等方式积极参与网络治理,协助政府打击违法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二是推动网络素养教育。公众的网络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治理的成效。要采取教育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提升公众的网络素养,增强广大网民对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不良信息的辨识与应对能力。三是完善社会协同机制。社会协同治理既需要多方参与,更需要建立起长效的协同机制。政府要建立完善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形成治理的合力,确保网络生态治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采用设立专项基金、出台激励政策等方式,创新支持社会组织开展网络治理工作,推动社会力量的长期参与。
  深层次推动国际合作治理
  互联网的跨国性决定了网络治理要具备全球视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有效应对网络生态治理中的全球性挑战,构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全球网络治理体系。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网络治理规则的制定。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并在各类互联网治理的国际会议和论坛上提出中国主张与方案,推动形成具有更加广泛共识的国际规则,引领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充分保障各国在网络空间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是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重点加强与其他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应对、安全预警等跨国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国网络犯罪,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提高全球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三是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合作机制。积极倡导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促进各国在网络治理方面的经验共享和技术合作,推动形成全球网络治理的共治格局。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