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11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智库专刊 > 详情

以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
来源:重庆科技报 时间:2024/06/18 点击量:710 作者:杨颖 王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具有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涵盖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等丰富内涵。党的二十大将科技、教育、人才进行全面统筹部署,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培育科学家精神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纾解目标理念偏差、课程资源不足、专业师资匮乏、评价体系滞后等现实阻滞,以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重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推进。
  一是从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取向出发,建立三维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一,让创新意识在育人情境中落地生根。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两大困惑,树立正确的、长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创新观。第二,让创新思维在学习情境中淬炼成钢。以科学探究、课题研究为重点,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厘清联想、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之间的关系,运用综合分析、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形成知识的结构化和图表化。第三,让创新能力在实践情境中振翼跃升。以项目驱动、专业指导和成果呈现为重点,激发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物化能力和表达能力,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转化成现实产品。
  二是从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载体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资源平台。第一,“雏鹰计划”“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一体化,建立大学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雏鹰计划”着力“面”上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着眼“点”上培养,选拔具有创造性潜质且学有余力的学员进入重点实验室,让他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第二,紧扣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一体化设计教育教学体系。聚焦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四大关键领域,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高端芯片与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重点方向,突出数学、物理、化学等七大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开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精品选修课程、地方特需课程和实践体验课程。第三,一体化建设“四师指导”导师库,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和教师能力展评活动。制定导师入库标准,组建专家委员会,将高校“专业导师”的指导作用、中学“随班导师”的管理作用、大学“学长导师”的示范作用、“家长导师”的协助作用融入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定期组织学校校长领导力、项目负责人执行力、任课教师育人能力培训;在区县和市级层面开展创新教育优质课竞赛活动,帮助教师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第四,分层分类制定遴选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一体化建设特色学校、基地学校、实验基地。通过逐层认定、逐年建设、逐步升级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建立68所特色学校、22所基地学校和81个实验基地,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特色学校梯次和实验基地布局。
  三是从科学家精神的早期发现发力,健全五段一体的评价体系。第一,分层筛选项目和学员,建立选拔性评价。通过自荐材料审核、笔试、面试等方式筛选学员,专家开展评审后确定学员名单。第二,组织学员进入实验基地开展研究,建立指导性评价。制订个性化指导方案,专业导师进行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导向性的指导性评价,点拨和引导学员自主思考和深入研究。第三,记录学员成长档案,建立全程性评价。开展导师点评、学员互评、家长参评,对学员参与专题课题研究进行全程性记录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第四,鼓励学员成果转化,建立激励性评价。通过结题答辩、学员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励和引导学员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鼓励学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后续开发。第五,创建数据库,建立跟踪性评价。跟踪调查结业学员的后续学习和工作情况,寻求价值增量和提升空间,总结和改进培养方案。
  四是从科学家精神的培育保障着眼,形成四方协同的支持体系。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谋划、顶层设计。重庆市教委联合市科协成立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宏观决策、整体规划和重大事项协调,印发政策文件,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第二,科研院所发挥主干作用,组织实施培养工作。市教科院设立创新学院,具体负责制订培养方案和管理办法,搭建平台和建设资源,开展项目申报和评审、学员选拔、中期检查和结业评价、成果推广等工作。第三,学校发挥主体作用,中学和大学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中学项目学校组织学员选拔、课题选题、专题指导、成果展示、结业答辩、档案记录等工作。高校设计个性化学员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实验项目,开展通识培训和项目研究,加强过程和结果评价。第四,企业、科普基地等社会组织发挥主推作用,提供实践平台。与重庆科技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科普基地建立联合培养项目,为学员参与实训学习、孵化科技成果、开展志愿者服务提供平台和资源。
  (作者杨颖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创新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华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为2024年度重庆市科技局制度创新专项“教育‘双减’目标下重庆市馆(院)校协同科普的机制及路径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