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校:科学育见未来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科技发布 发布时间:2024/05/13 点击量:1110 作者:杨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校(以下简称“朝阳小学”)从1866年的朝阳书院至今,走过158个春夏秋冬。教育“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学校以科学教育为切入点,努力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未来创新型公民”,担当兴国安邦责任,落实学校“创造教育,创新学校”办学目标,让“创造”“创新”成为学校名片。




深化课堂改革

创意驱动质量提升

课堂是学校发展的堡垒,朝阳小学创新学校小课堂,在科学教育中变革教学方式,有力推进创意教学,为学生提供有趣、有魅力的课堂,提高育人质量。
“我是一只可爱的蚕宝宝,我最喜欢吃桑叶了。”“沙沙沙......沙沙沙......”在三年级五班的科学课上,孩子们正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展示着蚕宝宝的一生。
“学生先通过观察日记记录蚕宝宝不同阶段的生长习性,小组汇报交流后,让观察力较强的孩子通过表演还原蚕宝宝的一生。”科学老师李芳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在课堂中实施的“教育戏剧教学法”,让科学现象在生动形象的对话和表演中再现,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在科学课堂中可不只是这一种教学法。课堂上,师生共创了多种创意教学法。通过多彩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小导师导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让一部分学生先学而后教。课堂中“学者也教”,创设“学中导,导中学”的新模式;音画联想法,教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让听觉向视觉转化,声波成为跳动的画面,学生直观感受到无形的声波。
“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是科学教师课堂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可见,思维有型,助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培养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一个潜望镜》《制作独弦琴》《小小工程师》等教学中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创设真实情境,以驱动性问题驱动学生设计、探究、制作、展示、评价,在合作体验、探究中学习知识、培养实践、创新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科学教育需要充满新鲜感的生活体验,需要在实践中去创造性学习。”朝阳小学校长赵铭认为,孩子们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在课堂上需要老师通过“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去满足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


自然笔记社团

科学教育不仅仅在科学一门学科中实施,朝阳小学制定了“科学+”融合课程体系,实行“科学+”科学教育全覆盖。在主题教育方面,挖掘与开发学科中的科学教育资源,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实施学科全息育人;在素养培育方面,将科学探究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坚持实践中学习、创造中学习、跨学科学习,激发了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想象力等,构建教学新样态。

走进学校中草药园,一群学生正在园内活动。据了解,这是学校开设的中草药种植劳动课,孩子们在课堂上观察着自己种植的中草药,用自然日记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一个孩子说道:“中草药园有十几个品种,要养好它们可不容易,每个植物都有它的脾性,不同的中草药,有不同的种植方法。浇水、施肥、温度、气候都有不同的需求,不掌握好技术是种不好的。”劳动也需要科学技术,学校让学生在种植中草药的过程中,体会到智慧农业,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

学校先后开展了创意劳动小妙招展示、糕点制作创意设计竞赛、创意烹饪嘉年华等劳动创新课程展示与交流活动。据介绍,朝阳小学将科技元素融入劳动课程中,实施“科技+劳动”融合课程,以科学技术、创新手段提高劳动效率。

朝阳小学“科学+”融合课程,将科学与所有学科有机融合,在每一个学科中通过内容与方法的重构,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各学科都变革教学方式,重点推进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创造性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好奇心、探究欲、创新力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懂得多少理论、研究出多少发明,而是始终保有好奇心与探索欲。”赵铭表示。她时常与科学组教研团队一起探索,如何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尝试和思考。“要让学生在不断尝试试错中走近科学,取得进步。”

拓展学习场域

科学元素立体育人

深秋,是南山植物园最多彩的时节。朝阳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快乐地跃动着、忙碌着。“快看,这些菊花开得好漂亮!”

“这些植物长得好茂盛啊!” 孩子们漫步其中,邂逅奇妙的植物,倾听每一叶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的秘密与故事,南山植物园成为了朝阳小学孩子们的科学启蒙之地。

乘着“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东风”,更多热爱科学的种子在朝阳小学播撒:去海洋馆倾听大海的呼唤;在重庆园博园感受四季的美好,在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熊猫厅走进国宝大熊猫的世界.....学校打破空间的限制,开发更为广阔、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场域,让科学教育发生在宽广的社会场域中。

据介绍,学校开发了“校内外一体化科学教育大课程”。在国家课程基础上,拓展开设了“科学+实践”的社团类课程、研学类课程,推进科学教育特色课程建设。

学校将科学教育课程纳入课后服务项目中,吸引各学生大群体主动参与。针对年级、班级、跨年级混龄群体,开发了具有个性的童创空间、思维场域、疯狂科学实验、太阳能电站等课程。

与此同时,研学类课程实施馆校社联动,到重庆市科技馆、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等科普场所开展馆校联动课程,到綦江农博园、西南大学蚕学宫等场所开展探究实践课程。

在缙云山上,学生们观察着一草一木的生长,自然笔记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技馆里,学生们带着书本,去探寻教材中介绍的声学、化学等现象的原理,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綦江农博园内,感受农耕文化的同时,开展科学种植实践,并形成研学成果报告......

学校用好社会大课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场所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同盟军”,深度合作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系列课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培育科学家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设置了一年一次的科学教育研学周,在固定的一周中分年级开展了基于国家教材的主题式项目化学习,强化实践探究,注重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思维、合作等综合能力。


中科院机器人中心与机器人对话

赵铭谈到,实施科学教育要推进校内外一体化,小课堂与大课堂有机融合,学科之间横向贯通,才能开辟科学教育新赛道、构建教育新生态、打造科学教育大格局。

据悉,学校目前已形成一核心(立德树人)、二目标(培养科学家精神立根铸魂、培育科学家潜质担当责任)、三层级(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课程体系的科学教育类课程,将育人与育才、人文与科技有机融合,助力学生创新发展,努力推进科技强国建设。

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文元素多元育人

在朝阳小学教学楼旁,有一条百余米的校园发展历程长廊,走在其中会发现李惕碚、张弥曼、吴恩远、郝柏林等两院院士和研究员的身影。他们都是从学校走出去的朝阳学子,学生们也时时处处感受到科学家就在他们身边。

“李爷爷,天马座超新星爆炸会危害地球吗?”“李院士,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呢?”在院士进校园朝阳小学家国教育主题活动上,孩子们踊跃举手,向回母校探望的李惕碚院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李惕碚院士耐心地回答着每个孩子的提问,并叮嘱孩子们,“在世界面临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和大机遇之际,朝阳学子一定要踏踏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关心国家命运,重视实践,为未来做好准备。”

据悉,学校会定期邀请院士校友进校园,讲述成长故事,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地球两极与人类未来》《我与古生物的邂逅之旅》《中国梦·强国梦·我的梦》......校友们带来的一场场精彩的科学讲座,点亮了孩子们的科学梦。孩子们也将感悟化成100多份信件和图画,表达对科学家的敬意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赵铭表示,让学生知晓前沿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是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立志强国的远大志向。学校充分运用好校内外科学家资源,通过一场场生动的讲座,把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涵养家国情,赋能创新力,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学校氛围。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回母校开展科学讲座

学校还利用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周边高校资源,聘请高校专家担任科学教育顾问、导师,与科学组教师共研教学活动,用科学讲座开阔学生眼界,发展科学思维。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进行人文教育。带领学生走近科学家,走进科技园、科技馆等,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故事,感受发展速度,厚植家国情怀,点亮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实现思政课与科学课的有机融合。

赵铭介绍,回望学校的发展历程,朝阳小学一直走在科学教育的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历届学生在各级各类小发明、航模、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中,获奖达3260人次;获亚洲机器人大赛银奖、宋庆龄发明奖金奖、全国小科学家竞赛金银铜奖共计370余项;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区长奖27人次;学生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达到200多项。学校先后被确立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创新型学校、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中国教育学会与知识产权局的创新型学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获得170余项荣誉称号。

国之大者,播撒科创火种,是教育的责任。朝阳小学牢牢把握科学教育以“育人”为核心的原则,在全学科、全领域实施科学教育。坚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校科学教育的新视野与新行动。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创新,做步履不停的“步行者”,点燃学生科学创新火种的“领路人”,担当强国责任的“教育者”。(图片: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