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科学教育则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尚美点亮智慧人生”为校训,以“育尚美少年、办尚美学校”为办学目标的“尚美教育”理念下,铜梁区龙都小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致力于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工作,营造浓郁的科技文化氛围,鼓励师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
聚焦科学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从来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龙都小学在多年的科学教育实践过程中,一直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形式内容的创新。
“处于新时代的当下,小学科学教学也呈现出了创新型的教育形态。”龙都小学科学教师郑小蓉对记者表示,如今的科学教育应当遵循时代的要求,积极地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科学教学活动,保证其与学生目前学习形态的匹配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最终实现综合育人、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在龙都小学的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如何实现这种轻松呢?秘密在于科学教师通常会把实验操作与课前预习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教学难度。“比如针对放大镜的教学,老师会在正式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比较放大镜与普通镜片的区别,让学生动手用滴管、水等常见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放大镜。”郑小蓉老师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相关知识点,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注重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是龙都小学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亮点。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探索与分析。此外,课后的复习与巩固也同样重要,“这就涉及与家庭的联动,让学生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巩固和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郑小蓉以《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为例说明,老师在课堂教学后布置家庭实验作业,让学生去观察水果、铁锅、水等厨房常见物的变化,并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点,将不同物质的变化类型进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分类。
据介绍,在以上课程质量与内容的创新基础上,龙都小学高质量开足开齐科学教育课程,目前设置了天文地学、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等项目课程,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启迪了学生的科技思维,让学生接受了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与此同时,龙都小学还注重利用AI技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复盘和评估。
今年1月,龙都小学组织开展了“基于AI孪生课堂的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培训,上好了新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课”。本次培训的重点围绕搭载了教学大模型的“AI孪生课堂系统”展开,通过工具应用、教学结合等多种模式,帮助老师快速了解并掌握了AI孪生课堂的应用。“过往老师上完课想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只能通过听课老师反馈和自己的‘回忆’,以及学生整堂课的反应去反思本堂课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龙都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陆学伟表示,“而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充分结合计算机视觉语言、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识别、AIGC大模型等先进的音视频分析技术,对课堂开展全面分析,能够让教师授课过程变得有迹可循,帮助教师评估自身教学方法的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式。”
利用社会资源 走进科普基地
在提升课堂质量的同时,龙都小学还将科学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课堂外。
2023年5月22日,铜梁区气象局科技活动周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在龙都小学举行。活动中,气象主播王效君以泥石流为例,将气象科普知识与日常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向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特点、危害及科学防御方法,并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与学生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活动的学生也积极发言,收获满满。
这次活动也并非龙都小学首次与铜梁区气象局联手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2020年12月,龙都小学三年级(6)班的同学们来到铜梁区气象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来到了铜梁气象公园、气象观测场、气象局预报室、天气预报演播室等参观和学习气象科普知识。在气象观测场,工作人员通过实地教学的方式,向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仪器名称以及它们的采集原理和采集流程。随后,工作人员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有关“雾的形成”“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气象数据是如何采集的”等气象科普小知识,让同学们对“气象”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2022年5月,围绕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主题,铜梁区气象局组织科普讲解员和志愿者前往铜梁龙都小学为60多名二年级小学生开展气象科普知识专题讲座。气象讲解员围绕“暴雨”“泥石流”等常见灾害天气,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讲解了气象灾害的影响和灾害天气应急避险知识。
与铜梁区气象局的合作只是龙都小学利用科普基地、社会资源丰富科学教育渠道与场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以科技社团为龙头,与区科协、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设备公司等展开合作,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多个科技特色活动项目。”据龙都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朝飞介绍,这些科技特色活动项目包括纸艺编程、机器人编程、科技物理实验等。同时,学校还聘请校外科技辅导教师、专业科技人员等指导学生,让科技教育场景更加多元、前沿、灵活。
培养科学氛围 丰富科技体验
培养和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是一个学校夯实科学教育土壤的重点工作,在课堂内外共同发力的基础上,龙都小学对学校科学教育氛围的建设也同样不遗余力。
据介绍,为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和体验,龙都小学结合自身特点,每年都会开展“龙都小学校园科技节”,实施“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科普读物、制一件科技作品、办一张科普小报、画一张主题绘画、写一篇科幻征文、看一部科幻电影。科技节上,除竞赛活动项目之外,还会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分年级分学段增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彰显科技前沿、趣味十足的自主项目,如:小学低段的磁力棒结构拼搭、中段的飞叠杯、高段的机器人编程等,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同时,学校还邀请市科技馆把“科普大篷车”开到科技节现场,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科普展品,感受科技与生活的联系,在科技与创想的乐园里尽情遨游。
在硬件设施上,近年来,龙都小学投资建设了科技体验馆。馆内设有雪浪声波、空中成像、莫比乌斯带、光压风车、声能灭火、电动机与发电机等壁挂科普设备,以及校园安全知识答题系统、体感互动等柜式、桌面30余个科普设备,利用声、光、电、力的相互转换,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游戏互动中充分感知科学、了解科学、认识科学。学校每期每班开设两节科技体验课,让学生在科技体验馆中游戏、感知、体验,感受科技的魅力。此外,学校还是“少年硅谷创客”项目试点实验学校,配置了3D打印机、机器人编程套件、小型机床等创作工具,主要用于学校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展。
同时,为了让科学课堂更加灵动真实,龙都小学投资购入虚拟科学实验软件,让不方便在课堂直接实验的场景能更多地在科学课堂呈现。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通过自动录播室多校联合互动,平板教学进入常规课堂。结合“互联网+教育”背景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智慧课堂”按照“学会用、用起来、用得好、用出彩”四步有序推广运用,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龙都小学在科学教育实践上的努力也换来了亮眼成绩:在近三年的科技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市、区等级奖265人次,学校学生刘子翼荣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葫芦丝项目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之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西南大学艺术实习基地、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教学实践基地、重庆科技小记者站等。
“科教融合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科技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教育。科技是探索未来的翅膀,为教育赋能,为人才助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该当好学生追逐科技梦的领路人。”铜梁区龙都小学副校长陆学伟表示,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不仅是为了解答今天的命题,更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培养孩子科学的意识,养成探究的习惯,形成可喜的成果,形成科学的精神,让好奇心成为引领他们走向知识海洋的灯塔,让创造力成为他们翱翔科技天空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