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助推重庆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06 点击量:931 作者:谢佳洁


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数字重理工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让我们在校内开展学术研讨方便多了。”刚刚成功组织“重庆市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处负责人赵毅教授高兴地说,以前邀请校外专家进校,要履行申请、报备、门卫核实、准备停车票等一系列繁琐手续,有时还要安排人去校门“现场确认”,现在只需要将来人信息在系统上一申报,所有手续一键完成,节省了大把时间。

赵毅教授口中的变化,源于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1369”数字重理工思路的变现。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在数字重庆建设的大框架下,积极落实市委部署,充分调研学校信息化现状,在准确把握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数字化转型方向、需求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创新提出了“一体化智能化数据平台”“三个保障”“六个赛道”“‘九个一’基础工程”等“1369”数字重理工建设思路,并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组建工作班子,稳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将思路转化为蓝图,落实为应用实景。


重庆理工大学大数据分析中心。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我开通了‘手机支付’,再也不会出现手忙脚乱四处找卡的尴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梁琦一边走进食堂,一边向同学介绍他的“新技能”。“太方便了,你们赶紧去签一个。”梁琦同学极力“撺掇”同学去使用这项他赞不绝口的“新技能”。事实上,“手机支付”只是重庆理工大学信息化便利师生生活的一个小场景。得益于学校新一代校园一卡通平台建成并成功投运,无论是食堂就餐、图书借阅、场馆预约等校园日常学习生活场景,还是进出校门、店铺消费,师生无不享受着信息化进步带来的便利,既提供了生活方便,更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让大家能将更多宝贵时间用到学习、研究等“主为”上去。

“我们新一代一卡通平台的建设、应用秉持‘虚拟卡为主、实体卡为辅,人脸局部应用’思路,兼顾了当前实际与前瞻应用。”学校信息中心主任、校园信息化建设技术负责人何亚辉说。据何亚辉介绍,重庆理工大学的一卡通平台首先是立足解决原有“物理卡”的局限,引入了城市畅通校园卡、超级手机卡、校园支付码、微信支付码等应用选择,让师生校园生活摆脱实体卡的束缚;同时基于保护隐私允许师生自主选择是否使用“人脸应用”。“从统计分析来看,效果超出预期。”何亚辉展示了截止当前的统计数据,微信消费1636万余笔、校园支付码消费1132万余笔、校园卡消费790万余笔,累计完成3581万余笔,近2.7亿元的消费交易。“尤其是人脸支付消费增长明显,达到了23万余笔。”何亚辉说。

“校园生活仅是数字重理工的一个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1369’赋能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学校信息化建设负责人说,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赋能中心工作,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初有成效。”据他介绍,学校在“1369”总体思路指导下,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并引入“超星学习通”、“泛雅”SPOC平台、尔雅通识课等多个校外在线教学资源。学校教育资源平台在线课程总数超4000门,学生20000余人,使用近70万人次,实现校内与校外,自建与引进多渠道教学资源融通共享。“师生都对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和使用持积极态度,积极拥抱信息化带来的教育教学新变化。”该负责人说,教师积极参与新建课程,共享视频、图片、文档等课程资源,累计有433位教师参与其中,新建课程144门,建课资源8137个;师生也广泛使用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累计布置作业2440次,发布考试227次;教师在线辅导时长合计10624小时。

“‘1369’数字重理工赋能学校工作是全方位的,推动发展是全领域的。”学校党委书记、信息化建设小组组长康骞说。他认为,学校以主题教育为引领,主动适应信息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变革,积极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赋能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不仅是便利了师生生活,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校园党建、校园治理、校园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水平,成为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重庆理工大学荣获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下一步,‘1369’将惠及更多领域,赋能更多场景,发挥更大作用。”学校校长、信息化建设小组组长杜惠平说,学校将仔细梳理信息化应用场景,重点打造“畅学重理工”、升级“接诉即办”、加快推进“一件事”改革,营造更加便利的应用环境;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让“1369”更深层次赋能教育教学、校园生活和校园治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