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创办于1826年,跨越三个世纪的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之一,也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在上百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渝北实验小学提出并坚持“面向大世界,培养小能人”这一办学理念,努力探求学生发展更多的可能性,旨在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小能人”自信。
同时,渝北实验小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以激发兴趣为目标,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动起来为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科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等称号。
百年老校科教先导
渝北实验小学,坚持“面向大世界,培养小能人”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特色亮校”办学思路,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发展形成了“小小能人在成长”办学特色,小能人教育成果百花齐放。
“‘面向大世界’,即办学眼界要宽广、要高远、要开放,要站在最高思维境界来谋划办学、治校、育人的方略,要面向大千世界思考问题,谋划未来。”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党总支书记谌清淑介绍道,“‘培养小能人’,既是对中国古代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育人思想的继承,也是应对当今人才竞争挑战的良好举措,更是对新世纪学校育人取向的前瞻性定位。”
谌清淑表示: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渝北实验小学从实际出发,经过百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凝练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内涵品质。“例如‘小小能人在成长’这一办学特色,就是想让儿童体验充满自信的快乐。”谌清淑说。
科技方面,渝北实验小学以学校教育科研为先导,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配备了多媒体校园数字网络系统,并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区级实验课题30余项,获得全国、省(市)级以上奖励50余项,形成了“小能人培养”特色模式。
“渝北实验小学努力为学生营造‘在好奇中质疑、在求知中长智、在探索中成长’的学习氛围,重视科技、艺术、体育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现已在科技、美术、书法、舞蹈、篮球、武术等方面培育了众多‘小能人’。”谌清淑说。
专注科技启蒙教育
“渝北实验小学创新构建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教育层级管理网络架构,通过‘三层’模式,‘四给’策略,多元建设科学教师队伍,构建‘1+2X’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推动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科技创新‘小能人’。”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副校长叶旺介绍道。
据了解,渝北实验小学科创教育层级管理网络架构,第一层,即规划层,对学校的整个科创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使之保障方向一致而一以贯之。“同时,学校还把科创教育写进了学校办学章程和每一个五年规划,并制定科创教育专项发展计划,为学校科创教育不断推进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叶旺说道。
第二层,即管理层,落实到每一个班,深入到科创教育的每一堂课,从而起到统筹实施,同步抓好管理落实。第三层是实施层,以科学学科组长和科学教育团队为核心,在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冯宗德等团队核心成员引领下,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实施层。叶旺表示,渝北实验小学坚持优先发展科创教育,在“三层”模式下,给予老师们、同学们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无限的潜力,渝北实验小学提供师生尽情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努力中成长,让老师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叶旺说。
“渝北实验小学坚信,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叶旺表示,由此,渝北实验小学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与重庆师范大学建立合作机制,聘请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担任特聘导师,深入教研教学日常,提高老师们的科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还与其他多所学校建立良好校校相互教研机制,以提升科学教师教育教学、学科融合、科技创新的能力。
除此以外,渝北实验小学把“培训与师徒结对结合”,既有对科创骨干教师的培训,持续深化骨干引领作用,也有对所有专任科学教师实行师徒结对3年的全员提升。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党政办主任雷尊娥说:“通过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师、长期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有经验的老师与新聘科学教师、转岗科学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三年,可以有效、快速地让新聘科学教师、转岗科学教师成长提升,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科学教师。”
第三个举措,就是“教研引领与自主提升相结合”。“渝北实验小学科学教研组以校本教研为动力,不断改进方法,一方面,在科学教研组内加强课题引领,夯实推进科学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把‘一周一课一案例’针对性教研常态化,把教师在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过程、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拓展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来,通过针对性探讨、集体性备课等形式,不断完善优化。”雷尊娥向记者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渝北实验小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团队,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组建独具特色的渝北实验小学冯宗德名师工作室,旨在对学校科学、科技创新、综合实践、科创教育STEAM教育教学提档升级。“冯宗德名师工作室开展以构建与科学教育相适应的开放、动态的科创校本教研。各学科老师结合本课程内容,确定小课题后,进行多学科的‘课题研究’。让‘课例研究’与‘课题研究’有机融合,让学科融合成自然态。”雷尊娥说。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科学教师马顺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日常教学指导中,采取实验、观察、讨论等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设计有趣的科学实验和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马顺强说道。
“我非常喜欢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及赛事。”来自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的徐好,曾获全国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决赛一等奖,重庆市第39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37届、第38届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探秘大自然天籁之音的独特奥秘,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徐好说道,“参与赛事对提升我的创新力、学习力、思辨力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些能力的提升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很有益。”
培育科技创新“小能人”
长期以来,渝北实验小学以科学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为基础,以并开学科相关内容为结合点,实现多学科融合创新。同时,以竞赛促进科学、综合实践、科创教育STEAM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悉,渝北实验小学是全国科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截至目前,学生中涌现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0名,全国五星级小实验家2名,青少年创新科技市长奖、区长奖16名。
“一路走来,渝北实验小学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方向,坚持‘小能人’办学思想引领,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发展之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育更多能够应对大千世界挑战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儿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谌清淑表示,下一步,渝北实验小学将继续延续百年老校的文化沉淀和育人成果,全面实施“小能人”素养实践课程,坚持“小能人”特色教育,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渝北实验小学所有教师,都将不断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努力,为渝北教育强区建设做出贡献,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谌清淑面对记者,言辞凿凿,“培育‘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小能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渝北实验小学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