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11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智库专刊 > 详情

以科技创新有力推进现代化新重庆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重庆科技报 时间:2024/04/24 点击量:734 作者:唐德祥 廖盛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盘活农业科技存量,让资源“活”起来
  一是提高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使用的利益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鼓励以人员互派、技术入股、设备租赁等方式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盘活全市人、财、物等农业科技闲置资源,促进农业科技资源高效利用。二是促进农业科技供需精准对接。打造多层次、广领域、网络化的农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按照功能分类建立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资源统一纳入平台管理,构建全市农业农村科技资源“一张图”,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和高效运转,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不对称的短板。三是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新主体力量,共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行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科技“活水”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做优农业科技增量,让技术“用”起来
  一是丰富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供给。聚焦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努力打造西部种业高地,紧扣粮油作物提单产增效益、高标准农田改造升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实需求,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重点攻关,推动智慧农业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快农业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实现“一个衔接、两个赶上、三个突破”发展目标,实施乡村振兴“四千行动”,推进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三是推动川渝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合作,加大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申报力度,联合争创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成渝地区现代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让产业“强”起来
  一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数字底座。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普惠工程,一体化推动城乡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底座。二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新型业态。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持续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培育一批以手机为新农具、数据为新农资、直播为新农活的“新农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构建农村数字化物流体系。三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探索数字惠农服务厅等多媒体服务渠道,助力农业产业链提档升级,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科技赋能乡村治理,让乡村“美”起来
  一是科技推动乡村治理精准高效。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化村务管理模式,搭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构建乡村治理“智慧大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二是精心打造绿色零碳科创村落。以“无废城市”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在乡村落地,采用绿色智慧农田、垃圾生物降解、污水再处理、农房低碳更新等技术,促进“传统村落”向“零碳科创聚落”蝶变,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三是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农业深度融合,推广产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助力农业转型升级。推广数字孪生、VR技术,培育虚实交互的新型数字乡村文旅产业形态,以数字引擎激活巴渝和美乡村生态资源潜能。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让智慧“聚”起来
  一是优化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依托“科技小院”建设将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创新“三农”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激励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开展统筹使用基层各类编制资源试点,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与乡村振兴计划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激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创新创业,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创造农村科技创新良好氛围。深化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优化科研创新生态,完善农业农村科研立项、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分享股权期权、领办创办企业、成果权益分配等激励措施,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作者唐德祥为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廖盛兴为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三社’融合发展的协同机制及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