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教育新路径
来源: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02 点击量:1028 作者:彭洋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长期以来,渝中区坚持这一理念,全力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背景下,近年来渝中区更是立足区域实情,强化科学教育基础条件、深化科学教育创新、提升科学类教师素质、打造区域科学教育基地、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渝中区特色的科学教育新路径。

科学教育结出丰硕成果

城市重力快速通道、火箭发射模拟器、智能井盖检测系统......2月25日,第39届渝中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举行,188名科技创新小达人带来了一件件极具创新思维的作品,为科创发明注入青春力量。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呈现高发性、低龄化、重度化趋势。”大赛现场,来自重庆市巴蜀小学五年级的张子瑞和韩东峻介绍了他们的发明,他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身边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于是我们从人手必备的文具盒入手,发明了‘多功能防近视文具盒’,利用超声波物理原理,识别到光线昏暗或是使用者坐姿不当,都会发出提示音,同时,针对公共学习场所,可以长按两次开关,将提示音转变为灯光提醒。”

据介绍,此次大赛以“体验·创新·绿色·成长”为主题,由渝中区教委、渝中区科协主办,包含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创意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科教制作和科教方案)、科技辅导员优秀论文等项目。经过层层选拔,近百件优秀作品入围决赛。

这次大赛只是渝中区科学教育探索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渝中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之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工作,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科技教育,在科学教育基础条件、深化科学教育创新、提升科学类教师素质、打造区域科学教育基地、规范开展科技竞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勤于求知、勇于实践、敢于拼搏,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渝中区在科学教育上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渝中区组织辖区内各学校参加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球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全球发明大会等科技竞赛活动多达30余项。2019—2023年,辖区内学校在全国、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各类奖项1023个,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学生10名。其中,巴蜀中学、人和街小学在2023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三融合”打造区域性科学教育基地

渝中区在科学教育的探索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三融合”打造区域性科学教育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01年,渝中区就设立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劳技基地),负责统一实施全区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课程。2011年-2012年,渝中区将劳技基地先后确定为“渝中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训中心”“渝中区青少年创新学院”“渝中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赋予其在全区中小学生科学技术教育中的新使命。

“劳技基地以培养中小学生工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初步构建了由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等三大板块组成的劳动教育实施框架。”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劳技基地将培养劳动美德、增强劳动技能、体现STEAM、创客等教育理念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入,已形成“电子百拼”“木工艺”“缝纫技术”等丰富的中小学劳动课程。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劳技基地又聚焦科学教育实践,创建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区域性中小学科学类课程群。通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劳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区域性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

同时,劳技基地还以培养高中生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了通用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聚焦工程教育实践,将科学教育深度融入通用技术教学中。

在通用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融合上,劳技基地在原有的通用技术课程基础上,基于“通用技术课程选择性必修模块”设计开发了《铝制钥匙牌的制作》《智能灯的设计》《3D打印与实体设计》等九类逐层进阶的拓展课程。在科学教育与通用技术教学的融合中,劳技基地以“微工程”实践项目为抓手,搭建通用技术与工程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型,构建以发展高中学生工程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并开发出相应的学习评价方案。通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以高中通用技术教育融合工程教育为特色的区域性渝中科学教育新范式。2016年,劳技基地被认定为重庆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创新基地。

此外,劳技基地也承担着全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培养的任务,牵头组织区内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渝中区科学教育与科技竞赛相融合的师生成长平台。2020—2023年累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市级一等奖23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7项。辖区内普通高中学生获国际金牌5枚、全国一等奖336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34人次、全国冬(夏)令营300余人次。

“软硬件”提供坚实保障

渝中区科学教育取得的亮眼成绩,背后是一系列探索、改革、配套政策、激励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

“强教必先强师。长期以来,渝中区始终坚持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培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区。”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在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全区立足“三高”强队伍,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科学类教师队伍。


据介绍,全区现有中小学科学类教师955名,其中专职科学类教师达90%,本科学历以上科学类教师938名,研究生及博士生科学类教师145名。同时,全区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小学配备理工类硕士学位科学类教师,有6所小学配备1名以上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类课程教师。全区各中小学校由校领导分管科学教育或者担任科学副校长,有条件的学校外聘专人担任科学副校长,配置有专兼职科技辅导员1-3名。

在保证科学类教师数量的同时,渝中区也在科学类教师的质量上狠下功夫。近年来,渝中区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区现有科学类特级教师4名、正高级教师6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学科名师12名、区高层次教育人才24名、市区级骨干教师274名,2名科学类教师入围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2022—2025)、教育部新时代领军教师示范性培养对象,1名科学类教师成长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庆专家团队主持人。

“软件”上有了保障,渝中区在全区科学教育的硬件投入上也是不遗余力,“目前全区中小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和标准实验室、功能室数量达标率均达到了100%。在2023年,全区累计投入368万元,改建了危化药品室、仪器准备室、理化生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等共计20间。同时,以2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校、15所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13所教育集团龙头校为先行,建成了一批集智慧教室、创新实验室和智慧学习体验中心为一体的新型教学空间。”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硬件建设之外,渝中区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励科学教育实践。对代表渝中区参加市级、国家级科技竞赛活动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给予2万元—20万元的补助、奖励经费;个人方面,先后评选表彰优秀科技园丁244人,未来科技之星263人,并于2022年将中小学科学类教师纳入区级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范围,已先后评选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20人,中小学教师3人。

“课内+课外”探索科学教育新范式

科学教育要不断契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适应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需求,渝中区科学教育的探索和改革也在继续。

“目前,我们的改革集中在评价体系和教学实践两个重点上。”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评价体系上,渝中区正在探索建立区域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多元评价新体系;在教学实践上,探索构建“课内+课外”的实验教学新范式。


科学素养是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拟从学生科学素养评价入手,力争通过三年的探索,建立起符合渝中实际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多元评价新体系。”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对科学类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为评估衡量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供重要监测手段和途径。

而在教学实践上,由于传统实验教学受限于学校设备和资源,无法提供多元化的实验环境,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验需求,因此渝中区也在着手准备推进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具有渝中特色的“课内+课外”的实验教学新范式。

“我们的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利用AI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增强实验教学,并推进跨学科融合的实验教学;二是推动组建科技社团与兴趣小组,并充分利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科技场馆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验环境和机会。”渝中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6年,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将进一步健全,科学教育资源与服务多元提供、广泛共享,基本建立起家校社合作、大中小学衔接、课内外融通的科学教育新格局,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渝中辨识度的科学教育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