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网上已经可以买到飞行汽车了。今日,全球首个获得适航认证的国产自研“空中的士”亿航EH216-S在淘宝上架。当日,A股低空经济整体涨幅也达到6.26%。
随着多地发布重磅举措支持培育低空经济产业,下一个万亿级风口呼之欲出。重庆低空经济产业情况如何,能从这个风口中切下多大蛋糕?
图片来源:网站截图
首款国产“空中的士”淘宝开售
科幻片中,在城市上空穿梭的“空中的士”正在逐渐走进现实。
今日,全球首个获得适航认证的国产自研“空中的士”亿航EH216-S在淘宝上架,标价239万元。目前,亿航淘宝店关注人数已过万。
根据商品页面显示,该产品为预售状态,下单后30天内发货。最新已售数量为0,系统显示“已拍完,但还有人未付款”。
淘宝网页显示,这款由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即飞行汽车)EH216-S通体银白色,底座是一架巨大无比的无人机,而在无人机上方搭载着一个类似汽车车头的座舱,人似乎可以直接坐上这个座舱从而实现驾驶“飞行汽车”的梦想。
据财联社报道,EH216-S为全智能无人驾驶航空器,可搭载两人,能实现全智能低空飞行,完全无需跑道。去年12月,该产品已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标准适航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其国内官方指导价239万元人民币,海外官方指导价41万美元。
对于这款“空中的士”的到来,有网友关心打飞的能包月吗?还有网友表示:低空经济产业巨大,将是下一个投资风口。
多家汽车巨头纷纷布局
今年CES 2024展会上,多家国内外汽车巨头展示了有关飞行汽车的展出,可见,“飞行汽车”绝不是二级市场一个简单的概念炒作,而是释放出强烈的量产、商用信号。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月底,eVTOL“盛世龙”从深圳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这是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的公开首次演示飞行。据悉,eVTOL“盛世龙”可载5人,巡航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核心模组100%国产化。业内人士称,在大规模应用以后,未来深圳到珠海的单座票价大约为两三百元,是打车钱的半价,时间更是大幅缩短。
据北京商报报道,3月8日,一架小鹏汇天“旅航者X2”无人驾驶飞行汽车在广州以自动驾驶模式飞行。
同日,广汽飞行汽车GOVE也在广州CBD上空进行飞行展示,首次完成在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进行飞行验证。
其实,飞行汽车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当时曾大胆预言:“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
眼下,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崛起,如何让汽车实现立体出行甚至成为未来主流出行方式,成为车企思考的问题。
不止小鹏、广汽,近年来,吉利、大众等车企也争相入局,多款飞行汽车相继发布探索蓝海市场。
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超过200家企业或机构在研约420种型号的飞行汽车产品,整个行业融资约20亿美元。
此外,飞行汽车实现真正量产也越来越近。据北京商报报道,小鹏汇天一款“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定。
图片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
低空经济开启万亿级新赛道
根据摩根、德勤、罗兰贝格等咨询机构的预测,203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2040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
中国民用航空局则预计,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这也证明了,低空经济将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
此外,飞行汽车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不少投资机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至少11家eVTOL(电动垂直起降)公司获得融资,投资方包括IDG、红杉资本、五源资本、蓝驰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看来:“飞行汽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领域,能改变未来出行方式,引领一个新行业的发展。
万亿市场吸引众多玩家,但飞行汽车真正实现商业化仍具挑战。
据证券日报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均认为,尽管飞行汽车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其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发展阶段,多个核心问题待解决。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eVTOL还面临电池技术限制、法规和安全、技术挑战以及市场接受度等问题。目前的电池技术限制了飞行器的有效载荷、航程和续航时间,eVTOL的监管框架尚不完善。此外,消费者可能对这种新型交通工具还存在心理障碍。
图片来源:上游新闻
竞逐“低空”重庆有这些优势
3月13日下午,在重庆两江龙兴通用机场,一架载人飞机完成西南地区跨省低空目视航线的首次演示飞行。这是川渝签署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合作备忘录的成果之一,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低空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也为全国低空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样板。
低空经济如此巨大的潜力,引来了各方的关注与布局,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重庆。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了低空设备、技术等先进制造业作为基础支撑。作为全国工业重镇,制造业一直是重庆的优势产业。
“我们还是全国第二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重庆两江航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自布局通航产业以来,一直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及产业链,将低空经济列为空天信息产业链重点打造的三大产业方向之一。
据第1眼-重庆广电报道,两江新区汇聚相关企业超100家,形成通用航空“整机+核心部件+配套制造+运营+服务+金融”的产业链条;驼航科技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提交适航证申请,成为重庆首家提交申请的无人机整机研制企业;丰鸟无人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大型支线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牌照;重庆宗申航发的活塞航空发动机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成为业界龙头……
此外,3月15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从美心集团获悉,日前该企业也推出自主研发飞机智能机库门产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从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角度看,发展低空经济也符合重庆的地理特征,低空经济的适用场景非常多,比如城市物流、山地运输等。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庆市境内,目前也试点开行了一些低空飞行航线,包括黔江-万州、黔江—梁平、武隆—梁平等航线。截至今年3月11日,总安全运行了499架次,运送旅客千余人。
对于如何进一步助力低空经济创新生态加快形成,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吴伟认为,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快研发针对飞行器的山地地形适应性技术。二是制定分层空域管理政策:根据不同的飞行高度、区域特征和任务类型,实施差异化管理。三是探索空域协同化管理新途径: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打造统一且高效的空域管理体系。推动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例如拓展低空旅游、发展低空物流、加强应急救援能力等等,将进一步扩大重庆低空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应用领域。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支持政策、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也是提升重庆低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新重庆-重庆日报综合证券日报、新重庆-重庆日报、上游新闻、第1眼-重庆广电、中国证券报、北京商报、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财联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