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军(左)指导渔稻共生技术。(图片由梁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提供)
2023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仁军,是梁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主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梁平试验站站长、市级专家服务团骨干成员、市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市“三峡之光”访问学者。在梁平区畜牧渔业产业发展中,他秉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产业增长”的理念,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正确处理畜牧渔业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他时刻保持正派优良的工作作风,坚守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曾荣获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2021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
坚持创新引领 实施科技兴渔
唐仁军抢抓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后市场优质鱼供给不足和梁平区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的重大机遇,立足科技兴渔谋发展,积极引导养殖业主调优养殖结构,引进鲈鱼、大闸蟹、南美白对虾、黄颡鱼等名优鱼品种,推广面积6000余亩,名优鱼产品比重达40%,亩均效益达3万元。
近年来,唐仁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生态养殖技术6000余亩、建成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基地112个,工厂化对虾车间、鲈鱼车间、鱼菜共生AI工厂建成投产。他带队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36个,建立了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以规模猪场数量为底线,以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为基础的上下联动、响应及时的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狠抓重大动物疫病日常防控工作,猪、牛、羊、家禽、犬只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规模疫情。
他助力东方希望集团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屏锦楠木种猪场和龙门乐胜12万头育肥场正常运行,正加快建设年出栏38万头育肥场、1万头种猪场、年产40万吨饲料厂。2022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5万亩,水产品产量2.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4.5亿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约5.0%、20.1%;生猪出栏67.9万头、牛出栏4.0万头、羊出栏4.1万头、家禽出栏1115.6万只,较2021年分别增长6.6%、5.4%、2.7%、1.5%。
唐仁军积极开展畜牧渔业相关研究。他个人获授权专利15项、市科技成果7项、区科技进步奖1项,参编书籍3本、发表论文20篇。他牵头推动梁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星级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牵头重庆市友联水产养殖股份合作社成功创建为重庆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坚持绿色发展 拓宽产业路径
唐仁军牵头培育壮大水产苗种繁育基地9个,年产大鳞鲃、金龙鳅、锦鲤等苗种12亿尾。聚力打造的龙溪渔街已成功引进以鱼为主的食店近10家;指导润丰公司自主培育的金龙鳅填补了泥鳅在观赏鱼上的空白,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登上CCTV-7《科技苑》栏目,受到消费者热捧。
唐仁军积极引导传统商品鱼养殖向休闲垂钓、科普观光的现代渔业方向转变,促进渔旅融合发展。园区所在的川西村先后被认定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连续3年(2020-2022年)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依托园区修建的“渔米路”上榜全国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依托园区为核心打造的“龙溪渔歌”成功创建为国家AAA景区,成为全市面积最大的休闲渔业基地,川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
勇挑环保重担 打造治理样板
唐仁军坚持将尾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民生工程来抓。在他的带领下,梁平区保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8%以上。
唐仁军坚持“因地制宜、减净并举”的原则,积极筹集资金4000万元,专项用于养殖尾水治理,修建生态拦截沟2000余米、稻田湿地500余亩,建成川西渔村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片1个、示范点20个,基本解决礼让、明达、仁贤等水产集中养殖区尾水直排问题,尾水治理覆盖养殖面积约5000亩,完成养殖尾水治理500万吨。经处理后的尾水水质改善明显,优于《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流经渔村的龙溪河水质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Ⅲ类以上,龙溪河被评为“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
梁平区养殖尾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为全市样板,2021年以来,相关经验5次在全国或全市层面作交流发言,入选全市教学案例,并在全国畜牧渔业大会直播连线,多次获得中央级和市级主流媒体报道。四川、湖北、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及市内区县多次派人现场调研学习,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