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四)
来源:重庆科技报 发布时间:2024/02/22 点击量:20724 作者:重庆科技报


(排名不分先后)



韩 静

重庆市九龙坡区鹅公岩小学校书记,高级教师,中国教科院国内访问学者,九龙坡区书香校长,九龙坡区课程体系建设先进个人,九龙坡区中青年骨干教师,九龙坡区成绩突出教师。
  鹅公岩小学作为中国教科院九龙坡实验区未来学校创新计划项目学校、重庆市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学校、区首批信息化建设项目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围绕“慧雅”主题文化,秉承“智启天赋,雅润人生”的办学理念,以“鸿鹄创意坊”精品课程为载体,致力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以数字化建设为支撑,融合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打造“梦想启航”“青青园中葵种植园”等“十大体验区”,丰富科学教育内容;坚守“创新扮靓生活”,让学生在“机器人赛场”“创意编程”“智慧搭建”等实践活动中感知科技的神奇魅力;坚持探索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跨学科教学研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实现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的美好愿景!



  谌清淑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党总支书记,重庆市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重庆市新时代好校长,获国家、市区级赛课一等奖4次,发表论文10余篇。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进一步增强。世界发达国家将科技教育作为本国战略核心,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的竞争优势。科技自立自强始于教育,重点在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科技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校坚持以“面向大世界,培养小能人”为办学理念,努力探求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以激发兴趣为目标,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动起来为评价标准,通过三层管理模式、“四给”管理策略、教师队伍的多元建设、教研引领与自主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掌握科技创新技能,成为今天的科技小能人,明天的时代新人。



  詹永忠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荣获渝北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教育成果二等奖、区赛课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科学教育,小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科学素养不仅包括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科学教育长期以来都是龙溪小学“多彩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致力于培养教师专业发展,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有效性,采用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策略,鼓励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科学原理。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展览等相关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同时,学校鼓励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的科学教育项目,以建立支持学生学习的伙伴关系。通过建立全面、创新和响应时代变化的科学教育体系,学生学习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明均

渝北区宝圣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渝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电视台“教育智库专家”,编写出版专著和校本教材4部,获市、区教育科研成果奖3次,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主研市、区科研课题10余项。
  我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大事。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将科技教育贯穿到学校素质教育全过程,努力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教育为切入口,开展多层面素质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编程教育试点学校、渝北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由重庆市科协、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委等部门组织的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获奖100余人次,学校先后6次被评为重庆市科学素养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学生科幻画作品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市、区科技创新大赛获奖50余人次。学校连续多年获重庆市创意编程比赛优秀组织单位,学生机器人创意作品在市、区比赛获奖200余人次。



  邹权伟

重庆市江津区滨江四牌坊小学校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新时代好校长、重庆市骨干校长等荣誉。
  学校建构“三类四维”融和科学课程模型,盘活“校内外”教师资源,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航空模型等五大科技课程,打造“大单元、大主题、大任务”活力课堂;“高水平”校馆驱动,与区“五馆三中心”合作,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高标准”家校互动,启动“家庭实验室”计划,开展“科技小达人”等系列活动;“高质量”校地带动,邀请区地震局等单位进校开展“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高品质”校社联动,协同团区委联合开发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实践课程;“高起点”校企联动,与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企业对接,把课堂“搬”到几江污水处理厂等;“高平台”校际律动,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联系,以大数据赋能“双减”智慧作业,保障学生发展“时间”“空间”和“质量”。



  陈 强

重庆市江津区西城小学校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获江津区名校长,江津区学科带头人,江津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主编教学专著《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典型课例解读》等并公开发行。
  学校秉承“用生命点燃生命”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立足“三空间活力课堂”:“强根基,拓路径”“融学科,丰载体”“重实践,促创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学校以小课堂,强根基,共拓科教新路径。教师将“以项目化学习推进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作为教学研究新方向,让学生亲历观察事物或现象的过程,生成探究问题。
  学校以中课堂,融学科,丰富科教新载体。用好课程辅助课和延时服务课,跨年段、融学科开展沉浸式科学教育,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剧表演”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同时,以大课堂,重实践,打开科教新格局。联动社会资源,将课堂拓展到区科技馆、气象站等各类优质的科学场馆开展科普活动,运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打开科教新格局,为学生创造良好科学教育生态。



  张 刚

中共重庆市江津区菜市街小学校总支部委员会书记,2011年被江津区政府评为江津区名校长,主编出版了《筑梦课堂,向阳生长》教育专著,论文多次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奖励,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社会教育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不仅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在人文课程中融入科学元素,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我们鼓励教师跨学科教学,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营造了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组织科技节、科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热情。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黄昌军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长,高级职称,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省级专家指导团队成员。
  学校致力于打造“国防科技教育”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抓实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围绕“科技”主题打造楼宇文化。以屠呦呦、钱三强、钱学森等科学名人逸事营造科教氛围。各班级文化墙记录了学生缤纷生活,展示了学生科技作品,让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和精神信仰。多方联动,与江津区科协共同打造出了“校园科技馆”,配备了充足的科教器材,并指派专兼职教师管理科技馆,培养科技馆小小解说员,让航空、航海、军事科技等模型更完美地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学校打造出特色鲜明的“鼎新杯科技节”系列活动,通过观看科幻电影、创作科幻绘画、动手制作小发明、参加科学知识竞答、参与科技体验等方式,在奇妙的科学世界里尽情徜徉。学校每年组织科技模型比赛,选拔优秀队员集中培训并参加各级比赛,每年举办亲子参观科技馆活动,以学校带动家庭的方式推动科技教育蓬勃开展。



  王正富

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双名计划”全国名校长培养对象,重庆市骨干校长,首批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
  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三群五维”嘉懿特色课程体系。“三群”指国家课程群、社团课程群和拓展课程群,“五维”指美之健、美之知、美之行、美之艺、美之未等五个维度。学校与合川区科协、科技局、社科联、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合作,打造“美之未”科技特色课程,并开设了图形化编程、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周末科学实验室、STEAM科学达人秀、校园科技节等科教项目。同时,筹资80余万元建设了600平方米的嘉懿科学院和航空航天馆,邀请重庆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合川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丁顺安等名家进校园。
  未来,学校将以“科学教育”为特色,以个性化、数字化、特色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百年名校的智慧和担当。